昨日,長汀縣館前鎮東莊村吉晟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丘吉晟來到邱上珍的養蜂場,幫助查看蜂群生長情況,協助其銷售蜂蜜。今年66歲的邱上珍是省標貧困戶,患有多年心臟病,不能干重活。邱上珍說,他今年春季養殖蜂蜜16箱,再加上公路養護、種植竹林等,年收入可達6萬元?,F在有錢看病拿藥了,還準備明年建房子。
在館前鎮,像邱上珍這樣得到幫扶而脫貧致富的貧困戶還有很多。去年該鎮共有104戶369人脫貧,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脫貧任務指標。今年底將完成剩余的116戶358人脫貧。
為提高扶貧實效,促進扶持與扶志相結合,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該鎮聚焦產業帶動脫貧,國內新聞,建立服務平臺促進脫貧,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重點圍繞烤煙、油茶、姜黃、芙蓉李、楊梅、養蜂、養雞、米粉加工等脫貧產業,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扶貧模式,開展競爭性扶貧項目。
該鎮多種幫扶模式并舉,采取“黨員+家庭農場+電商+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戶”、“黨員+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基地+貧困戶”、“家庭農場+貧困勞動力就業”、“主導產業+貧困戶”、“林下經濟種植姜黃+貧困戶”及“種植大戶+貧困戶”模式,全面助力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為帶動貧困戶脫貧,東莊村黨員丘吉晟主動加入精準扶貧黨員工作室,為8戶貧困戶每戶贈送4箱優質中華蜂種,同時指導貧困戶學習養蜂,幫助管理和銷售,帶動了其他村20多戶貧困戶養蜂。參與養殖蜜蜂的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2600元以上。南材村通過制定出臺幫扶措施,由村委會出資,向在家的5戶貧困戶每戶免費贈送30只優質河田雞雞苗,同時通過天養農場對養殖戶技術和銷售幫扶,使貧困戶有較好的收入?;▓@米粉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今形成有119戶的大規模,年產值5千萬元左右。該合作社積極投身到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幫扶上,共吸引8戶貧困戶33人,還帶動了其他村7戶貧困戶從事米粉加工,預計貧困戶戶均年增收八千至兩萬元。
為帶動貧困戶脫貧,汀東村積極探索產業扶貧,通過土地流轉和對種植油茶的貧困戶進行擴穴、修剪、施肥、除蟲等技術幫扶,提高了大家的油茶種植技術,同時向上級爭取資金,2016年每畝補助資金1000元,貧困戶2017年另補助扶貧資金每畝1000元。參與種植油茶的貧困戶每年都有穩定且持續的收入。近年來,榮華家庭農場通過技術幫扶、就業幫扶等方式帶動了本村和周邊貧困戶20多人,每年使貧困戶戶均增收8000元至1.5萬元。在鎮、村引導及幫扶下,今年該鎮涌現了一批烤煙種植大戶,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黃湖村全村共種植姜黃300余畝,其中貧困戶4戶110畝,通過技術、資金幫扶,統收統售,貧困戶戶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此外,在鎮村聯系協調下,云峰水果種植大戶肖毓澄與周邊村貧困戶簽訂協議,采取就業用工的模式,帶動了10多戶貧困戶增收。該鎮一大批的竹制品加工、水稻制種、養羊以及竹業等特色產業幅射帶動了14個村的貧困戶增收。(記者 曾志明 通訊員 沈仁全)
原標題:長汀館前多元化產業扶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