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
今年的“兩會時間”有些特殊,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會議召開的時間推遲了、會期壓縮了、部分環節形式調整了,《政府工作報告》的篇幅也創了“40年最短”。
但更應看到,這也是一次既定的部署,肩負著謀劃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現代化的使命和責任,更為完成2020年各項任務指明方向。
2020年全國兩會,因“不一樣”而豐富精彩,因“一樣”而踏實厚重。
會期時間短了,議程同樣豐富
5月22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 雷聲攝。
受到疫情影響,原本3月初召開的全國兩會,推遲到了5月下旬。在會期上,往年10—12天的會議議程,也進行了壓縮。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會期7天,5月22日開幕,28日下午閉幕,共安排3次全體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21日下午開幕,5月27日下午閉幕,會期比原計劃縮短了4天半。
記者梳理發現,盡管時間更緊湊了,但議程齊整、豐富。全國人大議程有9項,分別是: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及草案,審查預算報告及草案,審議民法典草案,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及其他事項。
全國政協聽取并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列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民法典草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審議通過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政治決議等決議和報告。
記者采訪“屏對屏” 記錄民主政治發展使命不變
圖為在北京飯店代表駐地,會務組設立新聞中心視頻采訪室,代表們通過視頻連線方式接受記者采訪。(人民網記者 王天樂攝)
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維護公共衛生與健康,2020年全國兩會主要通過網絡、視頻、書面等方式進行采訪。往年兩會,也有人稱是“記者的兩會”,上會參與報道的記者數量,有時超過代表、委員的人數。而今年,在前方上會記者的數量大幅減少。
缺少了“面對面”采訪,如何及時報道代表、委員履職和建言獻策?傳遞會場內的大會信息?
兩會新聞中心在代表、委員駐地搭建了新聞中心視頻采訪室,通過網絡視頻采訪平臺,代表、委員和記者“屏對屏”,“心未遠”。
方式上與往年有不同,但新聞記者報道國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初心和使命沒有變,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法治建設現代化的目標和責任沒有變,并且通過形式和內容創新,亮點頻現。
以人民網為例,策劃《兩會云客廳》讓代表、委員“一鍵入廳”,與主持人實時對話,將采訪內容三維可視化;推出《金臺圓桌 兩會特別版》,圍繞兩會熱點話題,探討前瞻性發展路徑和解決方案;設計《圖解新聞》,提升網友閱讀體驗,快速認知會議信息;創新音頻節目《會聲會語》,貼合融媒體時代特色,解讀熱點議題……
沒有數字指標,但不是沒有發展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點贊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 雷聲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我們最近一段時間對《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較大調整和修改?!痹?2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說,《政府工作報告》在不斷修改,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在改。
從內容、形式、篇幅,《政府工作報告》都有變化,往年大概是1.95萬字左右,今年約1.04萬字,大體上減了一半。過去是部署全年工作,今年實際上是部署今后7個月的工作,主題更加突出重點。
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原因說的也很清楚,“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沒有數字指標,不是沒有發展目標,更要加倍奮進實現既定戰略。不提具體指標,不是不重視增長,而是穩定經濟運行,實現預期部署。
盡管與往年比,《政府工作報告》有了明顯不同,但人民至上的理念、實事求是的改革舉措、對國家發展負責、接受人民檢閱的態度沒有改變。
“代表通道”換地了,反映基層的聲音更多了
下一篇:國際油價暴跌背后的邏輯